<video id="op0lx"><ins id="op0lx"><table id="op0lx"></table></ins></video><video id="op0lx"></video>

<u id="op0lx"></u>
<i id="op0lx"><form id="op0lx"></form></i>
    <wbr id="op0lx"><ins id="op0lx"><table id="op0lx"></table></ins></wbr>
    <wbr id="op0lx"></wbr>

      當前位置: 首頁 > 家族家譜 >

      • 衛姓家譜

            衛姓,中華姓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九個兒子被封在康地,稱“康叔”,后來轉封衛地,國都在殷商舊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遺民。后來衛國又遷到今天的河南濮陽。衛國被秦所滅后,衛國貴族子孫便以國名“衛”或以“康”為氏。  
            衛姓主要集中于山西、陜西、四川、河南,這四省大約占衛姓總人口的77.0%。山西為衛姓第一大省,約占衛姓總人口的24%。其次分布于上海、江蘇、貴州、山東等省市。全國形成了以晉秦為中心,向南移動的衛姓分布區。  
            衛姓歷代重要人物有:西漢大將軍、長平侯衛青,丞相、建陵侯衛綰;東漢學者衛宏;西晉畫家衛協,書法家衛恒;東晉書法家衛鑠;南宋淳熙進士、參知政事衛涇;中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衛立煌等。  
         

        歷史起源

        姓氏起源

        衛(Wèi 衞)起源有:
        · 
        出自姬姓
            來源于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后,以周國封地國名為氏。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衛(今河南省淇縣),接管舊殷都朝歌七族的遺民,建立了衛國。到春秋戰國時,衛國被秦國兼并。衛國公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衛。衛氏族人大多尊奉衛康叔(姬封)為得姓始祖。  
        · 
        出自姚姓
            古有衛國,舜之后裔,后滅于商,子孫以國為氏。  

        源于賜姓、改姓
        1、漢成帝鴻嘉年賜侍者李平姓衛氏。  
        2、鄭姓改姓。名將衛青本姓鄭,后改衛姓。  

        源于衛國公室
            出自漢朝時期朝鮮半島衛滿朝鮮,屬于以國名為氏。衛滿朝鮮滅亡之后,有其王族后裔子孫內遷中原,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衛氏,主要分布在河南與山西交界處的焦作地區,逐漸生息繁衍,世代相傳至今。  

        少數民族
        1、源于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鮮卑昌黎衛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史籍《后燕錄》記載:晉朝時期,居于昌黎地區(今河南昌黎)鮮卑民族中有昌黎衛氏、渴燭渾氏部落,為鮮卑族的兩支氏族部落,北魏王朝建立后,皆隸屬于鮮卑拓拔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后,昌黎衛部隨之進入中原,在北魏孝文帝進行的漢化改革政策實施過程中,昌黎衛氏、渴燭渾氏皆漢化為單姓衛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2、源于滿族,出自明、清時期巴佳爾氏族,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巴佳爾”,實際上原是一種官職稱謂,相當于明、清時期的“大內侍衛”,在元朝時期演變為一批由原金廷侍衛組成的部落名稱,后成為該部落的族人姓氏。這是非常古老的老滿洲部族之一,人數甚少,有四個小分支。清朝中葉以后,巴佳爾氏大多冠漢姓為衛氏、富氏、巴氏等。

        3、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旺舒特部,屬于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  

        4、源于女真族,出自明朝時期建州女真首領、建州衛官阿哈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阿哈出,完顏氏族成員,是明朝時期建州女真的第一任行政長官,原為女真胡里改(火兒阿)部首領。在火兒阿豆漫古論·阿哈出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早在明朝中葉就漢化稱衛氏,為滿族漢姓衛氏之先。

        得姓始祖

             衛康叔。據《姓纂》的考證,衛姓的開山祖是康叔。上古周文王第九子叫康叔,被封于上古商代首都朝歌,商朝已為周朝代替,原商遺民,有七族歸康叔管理,康叔于是建立衛國,即河南省淇縣,就在衛地繁衍了40余代。后衛國遷至濮陽,至春秋戰國末年,衛國才被強秦所滅,衛并入秦,衛國公族的后代,遂約定以國名為姓,子孫都姓衛,稱為衛氏。 

        遷徙分布

            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一位,人口約六十七萬六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42%左右。  

            衛姓出于姬姓,起源于河南,望居河東郡(秦代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陳留郡(秦始皇置陳留縣,漢代改置陳留郡。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地區)。 
        衛國立國八百余年,期間曾三遷國都,一遷楚丘(今河南滑縣),二遷帝丘(今河南濮陽),三遷野王(今河南沁陽)。  
            秦二世滅衛之前,衛國公族因仕宦、逃難外加三次遷都等原因,已進入山西、河北、陜西、山東等地。就在二世滅衛的同一年爆發了秦末農民起義,刀兵過處,有燕(今河北北部)人衛滿避地朝鮮稱王。
            漢景帝時丞相衛綰,世居代郡大陵(今山西文水),其裔孫衛皓在應召途中卒于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明帝因賜所亡地葬之,子孫遂安家于安邑。衛皓玄孫衛,歷任魏晉二朝,貴至宰相,少子衛宣貴為駙馬,其余三子亦榮耀異常,長子衛恒之次子衛在東晉初因避亂移居建業(今江蘇南京),衛族叔衛展因仕宦亦入東晉。除此支衛姓外,追隨劉邦東征西討的將領中有后來被封為武原侯的衛月去和封為東平侯的衛毋擇,其子孫襲爵,顯赫一時。  
            另外再加鄭姓改衛的衛青家族的出現,使衛姓成為天下名門著姓之一,也使衛姓河東郡望昌盛至極。此后不久的中山盧奴(今河北定州)人衛子豪之女貴為平帝母后也推波助瀾,使衛姓在西漢時的發展達到高峰,也使許多衛姓人落籍今陜西西安。三國時,蜀有嘉嚴道(今四川滎經)人衛繼,吳有廣陵(今江蘇揚州)人衛旌,表明此際之衛 姓已落籍于今四川、江蘇等南方省份,其中北周蜀人衛元嵩是由河東(今山西永濟)遷徙而去的。  
            兩晉南北朝至隋唐,衛姓除繼續昌盛于河東郡外,還在陳留郡興旺發達。  
            唐時,戶部郎中衛畿道由河東徙京兆(今陜西西安)。  
            唐末,有山東之衛姓避居華亭(今上海松江),其裔有衛闐遷昆山石浦鄉。此際衛姓有徙于浙江、安徽、江西、廣東者,其中廣東衛姓是唐代官吏、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衛中行的后裔。宋元時,衛姓遍布江南各地及甘肅等省。 
            明初,山西衛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湖北等地。清代,其分布已相當廣泛。 
        如今,衛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陜西、四川等省為多。  
         

        人口分布

            先秦時期,衛姓活動于河南一帶。  
            宋朝時期,衛姓大約有近10.2萬余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一十三位。山東為衛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衛姓總人口的3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江蘇、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區。  
            明朝時期,衛姓大約有9.5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位以后。山西為衛姓第一大省,約占衛姓總人口的一半,其次分布于江蘇、陜西、四川、河南、浙江等省。全國形成以山西為中心、向外逐漸遞減的衛姓分布區。 
            當代衛姓的人口已達55萬,為第一百八十七位大姓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44%。自宋朝至今1000年來,衛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形的態勢。目前衛姓主要集中于山西、陜西、四川、河南,這四省大約占衛姓總人口的770%。山西為衛姓第一大省,約占衛姓總人口的24%。其次分布于上海、江蘇、貴州、山東等省市。全國形成了以晉秦為中心,向南移動的衛姓分布區。  
            衛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山西大部、豫陜寧、甘肅南部、川渝鄂大部、安徽西北端、山東西南端、河北南端,衛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0.6%以上,以上地區覆蓋的國土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5.6%,居住了大約60%的衛姓人群。在山西北部、河北中部、山東西部、皖蘇北部、甘蒙中部、青海東部、川渝南部、貴州、云桂湘北段、湖北東南,衛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8%-0.16%之間,以上地區覆蓋的國土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2%,居住了大約20%的衛姓人群。  
            衛姓人群總的血型分布是:O型占33%,A型占29.1%,B型占28.9%,AB型占9%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 
        郡望
        · 
        河東郡、陳留郡 
        · 
        堂號
        · 
        河東堂:以望立堂,亦稱蒲坂堂、太原堂、并州堂、平陽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余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河東堂:廣東海珠瀝滘衛氏  
        菉竹堂(敦倫堂):湖北鄂東南衛氏。(河東郡——湖北楚武新派) 
        敦本堂:安徽合肥西鄉(山南)衛氏 
        樂善堂:安徽合肥東鄉(衛鄉)衛氏  
        鑒湖堂:安徽合肥南鄉(萬年埠)衛氏  
        羽音堂:山西浮山北王衛氏  
        興善堂:山西沁縣衛氏  
        崇德堂:山西汾陽衛氏  
        光大堂:山西浮山南衛衛氏。  
        三和堂、尚志堂、四達堂、志遠堂、積慶堂、六義堂、三公堂、四箴堂:山西沁縣上灣衛氏長門、二門、三門、四門、五門、六門、七門、八門。  
        麻孝堂:四川衛氏  
        友順堂、後樂堂:江蘇常熟衛氏(始祖:[宋]衛涇; 始遷祖:衛圭;先祖:衛英)始祖涇,南宋開禧間官至參知政事,由齊卜居江蘇昆山。四世祖圭,遷居常熟。六世祖英,明洪武時贅於常熟西南鄉宛山里王氏,譜奉其為遷常熟始祖。  
        一部堂:上海崇明衛氏(始遷祖:【元】衛發昆)  
        復本堂:山東臨沂衛氏  
        敦本堂:江西澄源衛氏  
        序詩堂:江蘇鎮江、泗陽衛氏  
        福善堂:山西洪洞衛氏  
        長平堂:山西臨汾衛氏  
        公義堂、三積堂、西裕堂、三善堂:河南洛陽宜陽衛氏  
        溯源堂:河南濟源西軹城衛氏  
        追遠堂: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朝陽鎮衛坡村  
        鎮遠堂:典出西漢衛青。驃騎大將軍衛青,河南平陽人,驍勇善戰,七征匈奴均獲大捷,收復河南地區后設置朔方郡,解除了匈奴對西漢的威脅,因功被封為長平侯。  
         

        宗祠對聯

        四言  
        源自姬姓;望出陳留。
        廣州瀝滘村衛氏大宗祠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商·周文王第九子受封后建立衛國,其后人以國為姓。下聯典指其郡望陳留,漢置,在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
        長平列爵;沫土分封。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衛青,抗擊匈奴有功,封長平侯。下聯典出“沫”為春秋時衛國地名,周初封衛國,后以國為姓。
        禮宗名世;易學傳家。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東漢·衛宏,初從九江謝曼卿習《毛詩》,作《毛詩序》;后隨大司空杜林受《古文尚書》,作《訓旨》。曾集西漢雜事為《漢舊儀》四篇。
        河東世澤;威烈家聲。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漢·衛青,封長平侯,拜大將軍,卒謚烈。
        貞婦全義;夫人筆圖。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衛宏,作《毛詩序》,折《柏舟》篇為衛世子共伯妻所作。下聯典指晉·衛夫人,工書法,師鐘繇,作《筆陣圖》。
        宣威西域;傳績京兆。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漢·衛青七出擊匈奴事,威震絕域。
        望隆易圣;譽重璧人。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衛大經,專攻《周易》,世稱“易圣”。下聯典指晉·衛玠,風神秀異,有璧人之目。
        霜凝珠彩;玉映冰姿。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晉·衛玠,風神秀異。其舅嘗言:“珠玉在側,覺我形穢。”下聯典出衛玠之岳父名樂廣,有重名,時人稱婦翁冰清,女婿玉潤。”
         
        五言  
        兩青御外侮;七出立大功。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衛青七擊匈奴事。下聯典指明·衛青防倭十余年有功,立祠以祀。

        七言  
        綰侯望重拜太傅;將軍功高封長平。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建陵侯衛綰,以廉忠被景帝拜為河間王太傅。后官至丞相。下聯典指西漢名將衛青(公元前?-前106年),字仲青,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人。武帝時,官至大將軍,封長平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軍大敗匈奴,收復秦時河南地(今內蒙古自治區古河套一帶)。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與霍去病深入漠北,再次擊敗匈奴主力。他前后七次帶兵出擊匈奴,制止了匈奴貴族的掠奪,安定了北邊諸郡,解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
        正節嘗從履祥學;茂漪早作羲之師。
        ——佚名撰衛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學者衛富益,崇德人。嘗學于金履祥、許謙。有《四書考證》、《性理集義》、《易說》、《讀史篡要》、《耕讀怡情錄》等書傳世。卒后門有謚正節先生。下聯典指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名鑠,字茂漪,河東安邑人。王羲之少時曾從她學書。

        八言及以上  
        詩詠柏舟,義全貞婦;圖成筆陣,傳自夫人。
        ——佚名撰衛姓宗祠對聯
        上聯典指東漢·衛宏。下聯典指東晉·衛夫人。
        壯歲從軍,奇功至七出;髫齡操守,清節歷三朝。
        ——佚名撰衛姓宗祠對聯
        上聯典指西漢名將衛青。下聯典自宋代參知政事衛涇的事典。衛涇,字清叔。淳熙中進士第一。開禧中封秦國公。
         

        家譜文獻

        族譜名稱 編纂者 編撰方式、年代 藏地 備注
        江蘇昆山石浦衛族考 (明)葉盛修 明天順年間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安徽黃山衛氏家譜詳 (清)衛修竹續修,衛葆昌校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安徽黃山衛氏家譜兩卷 (清)衛葆昌校 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江蘇南通崇川衛氏宗譜六卷 (清)衛于呂等修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崇川一部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 上海市圖書館  
        山西衛氏家譜兩卷 (清)衛鶴鳴修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無錫錫山衛氏宗譜十六卷,首一卷 (清)衛湘纂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友順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  
        江蘇吳縣衛氏家乘 (清)衛顧民藏 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衛氏宗譜 (明)衛英輯,衛緒渙述修 清朝時期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 僅存三冊
        衛氏家譜 (民國)衛國善、衛靖川纂修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 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常熟衛氏家乘 著者待考 手寫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  
        部分資料來源:  
         

        字輩排行


        安徽省
        安徽新衛衛氏字輩:“朝庭品任……”
        衛姓家譜
        安徽肥西衛氏字輩:“廣先功平志尤紅”。
        安徽合肥濱湖萬年埠衛氏字輩(源涇):“秉道從先,永承世澤,邦國之良,光昭大德”。(世是第十五輩)

        山東省
        山東文登衛氏字輩:“恩思紹前人志長昭青永世謀居心中繁茂慶千秋”。
        山東兗州衛氏字輩:“長忠廣士……”
        山東濟南衛氏字輩:“榮忠孝成憲”。
        山東煙臺衛氏字輩:“文昌德茂廣遠澤長吉善余慶繼世傳家”。
        山東濟南衛家樓衛氏:“良士宏培克,鳳太春連東。夏光照盛景,久延慶振明。詩文澤祥云,玉德傳吉興。萬代繁永昌,榮華孝先成。國富齊安樂,錦繡立新功。”

        河南省
        河南洛陽衛氏字輩:“天盡收圣文應萬大玉廷良鳳兆世德克廣延澤成”。
        河南濟源衛氏字輩:“仁義禮智斯乃宗原同紀士守家學永傳”。
        河南項城衛氏字輩:“云延申懷國紹
        河南省淮陽縣衛氏輩:……賢林芳如(洪)遠文登國志……

        湖北省
        湖北大冶衛氏字輩:“世士明良家國其昌茂衍才揚書學”。
        湖北棗陽衛氏字輩:“起瑞玉明廷百世紹文光修德應遠大作善自永昌”。
        湖北鄖陽衛氏字輩:“德朝廷慶大定”。

        遼寧省
        遼寧大連衛氏字輩:“世連德茂廣元澤長”。
        遼寧本溪衛氏字輩:“士潮連萬事潤傳達啟瑞昌”?!?br />
        黑龍江省
        黑龍江大慶衛氏字輩:“文昌德茂廣遠澤長吉善余慶繼世傳家”。

        其它
        衛氏一支字輩:“永有文全世時新志仕光朝廷興國正宗夏大榮昌”。
         

        姓氏名望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人了衛姓歷代名人99名,占總名人數的0.22%,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九十二位;衛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0.12%,排在并列第一百三十二位;衛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0.12%,排在并列第一百一十七位;衛姓的著名美術家占中國歷代美術家總數的0.13%,排在并列第一百二十二位。 

        衛康叔:姬姓,衛氏,名封,周文王姬昌與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 ,因獲封畿內之地康國(今河南禹州西北) ,故稱康叔或康叔封。衛國第一代國君。  

        衛綰(?-前131年),西漢代國人。他的主要活動是在漢景帝時期,歷任中郎將、河間王太傅、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并做過三年丞相。

        衛子夫(?-前91年),名不詳,字子夫。是中國漢代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

        衛青:字仲卿。漢朝時河東郡平陽(今山西臨汾縣)人。西漢武帝時期的將領,本來姓鄭,因為異父姐衛子夫在平陽公主家得到武帝的寵幸而冒姓衛   ,他曾先后七征匈奴,屢建戰功,拜為大將軍,封長平侯。衛宏:東漢時詩人。

        衛瓘:西晉書法家。

        衛恒:西晉書法家。

        衛鑠:字茂漪,西晉書法家。

        衛玠:(公元285~312年),字叔寶,小字虎,衛瓘之孫;河東安邑人(今山西夏縣)。著名晉朝美男子。 

        衛涇:字清叔(1159-1226),初號拙齋居士,晚號西園居士,南宋初江蘇省昆山石浦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進士第一,為昆山歷史上第一個狀元。

        衛大經:(生卒年待考),蒲州解梁人(今山西臨晉)。著名唐朝學者。

        衛富益:(生卒年待考),崇德人,祖籍華亭(今上海松扛)。著名南宋朝學者。著有《四書考證》、《性理集義》、《易說》、《讀史篡要》、《耕讀怡情錄》等書傳世。逝世后謚號“正節”。

        衛哲治:清雍正乾隆年間人,祖籍河南懷慶府濟源縣(現河南濟源市玉泉辦事處人),工部尚書,名列清史稿列傳九十六。生于1702年,卒于1756年。為官三十年,以興修水利、賑災諸多,深受人民敬仰愛戴。著有《淮安府志》

        衛立煌(1896年-1960年):字俊如,安徽省合肥人,國民黨愛國將領,上將軍銜。歷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革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等職。被毛澤東稱譽為“有愛國心的國民黨軍政人員”。  

        衛景林(1906-1990)。國民黨陸軍少將,山西人。

        衛慶元:1917年生,河南孟州人。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衛新根(1945.12-),山西省澤州縣山河鎮橫嶺村人。1965年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F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交通指揮部參謀長。2000年8月被授予少將警銜。  

        衛殿斌(1934.4.20-),山西省晉城市周村鎮衛窯村人。1950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9年被授于海軍少將軍銜。  

        衛蘭:香港女歌手。  

        衛仲樂(1908年—1997年),原籍江蘇無錫,出生于上海。杰出的民族樂器演奏家、教育家、民族器樂藝術“通才”,素有“琵琶大王”之美譽。 
         

        研究考證

            周文王第九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稱“康叔”,后來轉封衛地,國都在殷商舊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遺民。后來衛國又遷到今天的河南濮陽。衛國被秦所滅后,衛國貴族子孫便以國名“衛”為姓。因此,衛姓出于姬姓,起源于河南。  
            衛姓不僅僅是康叔的后代,古代少數民族鮮卑族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時候也有改姓“衛”的。衛姓從河南發祥地向外發展,有一支逐步遷移到河東郡,發展成為望族,因此衛姓郡望河東。  
            按,周文王第九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被封在康地,稱“康叔”,后來轉封衛地,國都在殷商舊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遺民。后來衛國又遷到今天的河南濮陽。衛國被秦所滅后,衛國貴族子孫便以國名“衛”為姓。因此,衛姓出于姬姓,起源于河南,望居河東郡(秦代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陳留郡(秦始皇置陳留縣,漢代改置陳留郡。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地區)。 
         

      中華地方志友情鏈接:淼眾科技

      聯系我們?????? 提交建議??????網上商店

      Copyright@2002-2016 www.qidian.com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云南劍嘉文化信息傳播有限公司

      滇B2-20080046 滇網文[2015]0081-031 新出網證(滇)字010 滇ICP備08017520號-1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盜版作品,一經發現,即作刪除!客服電話:0871-65650853

      国产精品1区2区_国产亚卅精品无码_亚洲国产日本成人在线_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video id="op0lx"><ins id="op0lx"><table id="op0lx"></table></ins></video><video id="op0lx"></video>

      <u id="op0lx"></u>
      <i id="op0lx"><form id="op0lx"></form></i>
      <wbr id="op0lx"><ins id="op0lx"><table id="op0lx"></table></ins></wbr>
      <wbr id="op0lx"></wbr>